凭两部电影狂扫56亿背后:千万别小看中国理工男!
作者 | 布呐呐
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终于来了!
激烈的春节档电影票房之争接近尾声,截止到2月17日的数据显示: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的票房位居前二!
《流浪地球》更是凭借37亿多票房成绩,打败《红海行动》成为中国影史票房榜第二!
连电影之王詹姆斯·卡梅隆都为《流浪地球》疯狂打call!
咱们中国本土的科幻电影,终于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
(图源:糯米电影)
很多人都说吴京又是最大赢家。
错!
最大赢家另有其人,他就是刘慈欣。
刘慈欣是谁?
他是中国科幻作家第一人。
《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皆是改编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和《乡村教师》
很多人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拉到了世界级的高度!
01
所有的一切,还要从一个漆黑漫长的黑夜开始。
1970年,4月24日。
7岁的刘慈欣站在罗山县的一个池塘边。和往日冷清的场面的不同,那天的池塘边站满了大人和孩子,所有人都仰望天空。
那时的大气还没有被工业粉尘污染,星空清彻明亮,银河清晰可见。
终于,漆黑的天幕划过一颗闪闪的星星。
人群瞬间欢呼和沸腾。
那不是一颗普通的星星,而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刘慈欣听到旁边的大人说,“人造卫星和飞机可不一样,它是在地球之外飞。”
可是他根本不明白,只是对那颗星星和广袤的宇宙充满好奇和向往,甚至担心它穿越那密密麻麻的星群时会撞上一颗。
那天同样令他印象深刻的还有饥饿。
他生活的地方很穷,很多孩子都光着脚,冬天留下的冻疮依旧没好。村中破旧的茅草屋里,隐约透出煤油灯昏黄的光。
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个村子还没有通电。
02
直到几年后,刘慈欣才知道那颗“星星”到底是什么。
那时候,中国开始流行《十万个为什么》科普丛书,他也是第一次知道什么是光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慈欣从父亲的床底下,翻出一本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
这本书讲述的是,科学探险家带着他的侄子和向导。进行了三个月的穿越地心探险之旅。
刘慈欣并不知道这是科幻,他问父亲,书里发生的事情是真的吗?
父亲只说一句,这是科幻小说。
刘慈欣一脸惊讶。
在当时文化生活贫乏的年代,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是科幻。刘慈欣只能一遍遍地读箱子里那几本科幻小说和《十万个为什么》。
他想象着光线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穿越那寒冷寂静的太空,用想象努力把握着那令人战栗的广漠和深远,并被一种巨大的恐惧和敬畏所压倒。
从那时起,他发现自己好像有一种特殊能力。
“那些远超出人类感官范围的极大和极小的尺度和存在,在别人看来就是大数字而已。
而在我的大脑中却是形象化的,我能够触摸和感受到它们,就像触摸树木和岩石一样。”
这种强烈的感受,让他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科幻迷。
03
上初中的时候,他才第一次在报纸上看见有关科幻的新闻,说的是电影《星球大战》在美国上映。
这条新闻一时间引起轰动,毕竟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种电影就是天方夜谭。
那时候的中国科幻才刚进入黄金时代。
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等书相继出版。
尽管那时的科幻市场还算繁荣,但书的总量仍然有限。
“全国就那么几家科普杂志、几个出版社在出长篇小说,每出一部你到书店都能看见,所以每年出版的科幻小说我全都看过。”
科幻不仅是他的爱好,也是那时单调生活的心灵寄托。
因为从中学时,刘慈欣的文理科成绩都是中等偏上水平,不好也不坏。
虽然一直在重点中学,但从小到大和老师的关系都比较疏远,不积极参加活动,不是“受关注的学生”。
自从接触了科幻之后他说,“就好像在一个黑屋子里,被一下子打开了窗户。”
然而几年后,刘慈欣的“窗户”就被关上了。
1983年,他读大学的时候,科幻被视为“精神污染”。一时间,市面上所有的科幻作品,几乎都消失了。
想看科幻书,只有一个渠道,那就是到北京的外文书店去买。
那时候,刘慈欣一个月的生活费才30多块钱,但是一本书都要几十块,根本买不起。
他只能带一本英汉词典过去站着看。那时候的书店不让随便看书,看的时间长了,就会被店员赶走。
但他依旧厚着脸皮,一次次偷偷去看。
后来,刘慈欣曾在回忆中说道: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4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