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大国科创:从一穷二白走向“三跑并存”

07-05 IT文章

  2016年9月25日,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大山深处,世界最大口径射电天文望远镜建成投入使用。人民视觉供图(资料图片)

  2017年10月3日,“深海勇士”号载人深潜试验队在中国南海完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的全部海上试验。图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人民视觉供图(资料图片)

  位于北京中关村东路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周边林立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现代范儿的商厦,此处往西一公里是北京大学,往北则是清华大学,西南方就是年轻人喜爱的中关村购物广场。就是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段,至今还保留着两间“闲置”的屋子:“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郭永怀生前在力学所的办公室,里面收藏了两位科学巨匠工作手稿等遗物。屋外,还设有钱学森、郭永怀塑像。

  这是这家有着65年历史的研究所的精神象征。钱学森、钱伟长是这里的第一任正、副所长,郭永怀曾担任副所长,长期主持工作。中科院在这里建设了“人民科学家·强国奠基石”党员主题教育基地。迄今,每逢一些纪念活动,年轻学生常来这里“打卡”,缅怀弘扬和传承老一辈科学家报效祖国、献身科研的爱国情怀,寻找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奋斗基因。

  伴随着新中国诞生的中国科学院,在新中国的科技史上有着特殊地位。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科学院,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首个科教机构。在这里他提出“四个率先”:“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在2021年5月28日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等“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首次实现体细胞克隆猴,从成功研制计算机,到寒武纪人工智能处理器,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中国天眼”FAST等一批大科学装置,从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射成功,到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遨游太空,从铁基超导纪录刷新,到中微子振荡模式、量子通信、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今天的大国科技正在走向自立自强。

  一穷二白打下大国科技基石

  走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一楼大厅,有一面特别的“党员院士墙”——这是中科院“信念·党旗·科学”党员主题教育基地的组成部分——43位曾在物理所学习、工作过的党员院士照片映入眼帘,他们中的每一位都在中国科学技术领域,尤其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科院物理所博士生朱常青是这面墙的讲解人,他对这些科学大家的事迹如数家珍:赤子忠心,矢志报国的“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许身为国,一生澎湃的陈能宽;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黄昆;还有王守武、马大猷等学科创始人,他们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党员科学家。

  今天的人们很难想象,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估计只有七八百位比较有成就的科学家——这就是科技自立的家底。钱学森、钱伟长、郭永怀、张文裕、师昌绪等一大批科学家陆续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奔向祖国的怀抱,在中科院艰苦创业。

  这其中,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是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赤子忠心,矢志报国”的钱三强在法国获得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舒适的个人生活,然而,面对祖国的召唤,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刚半岁的女儿告别老师,远涉重洋返回故土。

  在他心中,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祖国再穷,是自己的,而且正因它贫穷落后,更需要我们去努力改变它的面貌。

  朱常青介绍,当年为了落实“两弹一星”研制任务,中科院动员了当时全院三分之二的科研人员参加相关研制工作,约千余名科技骨干被输送到其他机构,孕育或共建多家研究院所。

  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颁发时,23位获奖人中,有21位是中科院院士,17人曾在中科院工作,这其中就包括钱三强。

  上世纪50年代,钱三强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此后,我国的堆物理、堆工程技术、钎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性同位素制备、高能加速器技术、受控热核聚变等科研工作,都先后开展起来。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6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