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淘集集到贝店:社交电商风险裸露
近日,杭州贝店总部每天都聚集着前来维权的贝店店铺商家。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完全统计,贝店拖欠的金额已经超过1.3亿元。但是,他们除了求助于有关部门、焦灼等待之外并无其他维权渠道。
这一幕似曾相识,就在两年前,2019年10月上海市淘集集办公所在地也这般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家。这些年来,从花生日记、蜜芽、环球捕手、环球好货到现在的贝店,社交电商倒下一个又兴起另一个。
“之前在2017年,公司就曾遇到过类似的社交电商平台突然倒了,拖欠货款200多万元。这次在贝店一事已经算是反应迅速的了,仅一周时间就已下架所有链接,但仍被拖欠了90万元货款。”一家男装供应商工作人员晓溪(化名)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担忧损失的同时也有几分庆幸。
从8月9日开始的第一次线下讨债至今,一批商家经过多轮商讨,目前仍未收到货款也并无明确回复。那么,贝店究竟发生了什么,是社交电商此路不通,还是另有隐情,钱又去哪里?商家们的维权之路彰显了现有相关法律规则的苍白和无力。
社交电商风险重重
晓溪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8月11日杭州市信访局、商家与贝店共同到场的三方协商中,对于商家统计的一亿多元的欠款,贝贝网副总裁张龙珠表示拖欠的原因是贝店的经营不善。现场有商家对此提出异议,但并未获得解释。现在仅对在场商家进行了欠款的登记,并没有给到更多的答复。
同日,贝店还成立了商家接待小组,“一共四个人的接待小组,没有一个是公司核心成员,其中有一位还是安保工作人员,这看上去有点搞笑了。”晓溪无奈地表示,出于害怕贝店突然关闭网站、APP的考虑,现在正在通过公证的方式尽量保存证据。
“还是希望能够在政府的调解下,和贝店友好协商解决。即便是发起诉讼,也意味着漫长的调查取证的等待期,怕钱款被转移了。”晓溪说明道,目前,贝店方面也承诺了会在明天(8月12日)的会见里,对已出账单账款的还款时间,未出账单货款的出账时间、还款时间以及保证金的退还给到明确答复。
在晓溪看来,社交电商相比其他电商,结款方式不同,回款周期长是常见现象。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已在考虑关闭在同为社交电商平台云集微店上的店铺了。“相较于获得的收益,由于延期回款我们所冒的风险更大,这不成正比。这也是我们作为商家,选择、考虑社交电商平台的最主要的风险来源。”
他进一步解释道,在电商行业格局已定的当下,小平台的生存空间窄小。“但社交电商的商业模式仍是值得肯定的,如今社交工具繁多,团长也较为成熟,贝店的事件并不能归因于市场、行业,更多还是公司和领导人的问题。”
司法救济诉求亦困难重重
即使是走法律途径,未来商家的维权之路依旧崎岖难行。
商家代表刘蕴亲自在贝店下单以后发现,购买商品的款项并不是直接进入贝店,而是进入到了杭州贝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贝仟”)与杭州贝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贝盟”)两家第三方公司的账户,由这两家公司代为收款,而二者也都同为贝贝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工商资料显示,贝仟的法定代表人为张思荣,此人曾担任贝佳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贝盟的法定代表人为张龙珠。值得注意的是张龙珠在近半年频繁的任职与辞任之后,目前身份之一是杭州希美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希美”)的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有商家表示,目前贝贝集团总部都是在做希美的业务,有关贝店业务的员工已经不存在了。而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拨通贝店入驻电话后,对方表示,目前只能是有经营资质的商家才能通过审核入驻,原本宣传的个人线上超市模式已经行不通了。
同时,记者调查发现,贝店原本的个体经营者已经转去了希美,而在贝店业务动态中,希美也似乎成为新的业务点。
目前,在商家们的多方交涉之下,贝贝集团方出面的也只是张龙珠,这让商家们感到非常不满,张龙珠的表态也仅是本周五会给出具体方案,在刘蕴看来这是贝贝内部在拖延时间转移资产,商家们迫切期望加速上诉进程,进行财产保全。
一方面,财产保全过程要求提供财产保全方的财产线索,而商家所掌握的财产线索有限,并不清楚财产保全方的资产所在,比如商家提供银行账户,可能里面也没有钱;而另一方面,贝店如果通过代收货款的方式进行财产转移,那么它手里可能也只有一堆债权合同,而没有任何资产,对其进行财产保全也就意义全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