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4家分行遭罚款,银行入局汽车金融为何多了隐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消金界
近期消金界发现,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批量发布行政处罚决定,湖南工行下辖7家分行涉违规办理虚假信用卡汽车分期业务,共计被罚350万元,涉及违规的28名直接责任人被给予警告处分。
具体说来,湖南工行各个支行下的信用卡分期业务,通过担保公司,以展业助贷的形式,开展汽车消费分期业务。
如果银行直接贷款给客户,一旦客户无法按时还款或恶意拖延还款,就会导致银行损失。而引入第三方担保机构做信用担保,这本该是一个良好的增信手段,怎么反而成了酝酿危机的温床?
工行4家分行遭罚款
近些年,汽车消费金融蓬勃发展,各路玩家纷纷入场,抢占市场份额。以前银行只做4S店的优质客户,因为“吃不饱”,想做新的增量。
在客户下沉和渠道下沉之后,原有的车贷风控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为保证自身贷款安全,银行开始和第三方公司合作,合作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借助第三方担保公司,二是和保险公司合作,投保履约险。
这两种合作模式,都是按放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一笔保证金或者保费,如果客户不还款,由第三方担保机构或保险公司去处理,银行则可以从保证金中或保费扣除相关费用,几乎不用承担任何风险。
消金界发现,相关的案例比比皆是。
有的第三方公司在客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冒用其姓名做虚假贷款,结果导致客户莫名其妙背上不良贷款记录;有的客户在贷款逾期后,遭遇担保公司强行扣车。
在开头的案例中,工行长沙分行、衡阳分行、永州分行以及常德分行分别被罚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50万元,属于顶格处罚。从惩罚力度来看,问题之严重不言而喻。
主要原因在监管看来,这种合作模式在为银行转移风险的同时,也埋下了潜在的风险隐患。
第三方担保“自身难保”
在汽车金融野蛮发展时期,商业银行开始借助第三方担保拓展市场。
一般来说,担保公司会和银行签订兜底协议,一旦出现逾期,或是恶性拖延还款,担保公司要100%代偿。担保公司先向银行缴纳一笔基础保证金,再缴纳业务保证金。基础保证金为300万元起步,业务保证金则为每笔放款金额的1.5%。
作为信用管理机构,第三方担保公司克服了传统银行审核严、放款慢的缺陷。通过担保公司垫款,能够让客户第一时间拿到贷款,把车开走,这样一来,有效匹配了客户按揭买车的需求。
对于银行来说,通过与担保公司合作,将汽车金融业务从“零售”做成了“批发”,快速拓展了车贷业务。而这一模式也逐渐从浙江拓展到全国。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担保公司面向渠道或直客开展业务,不同市场定价不同。新车几乎没什么利润,几乎在二手车绞杀。前几年担保公司的利润要高,当下能赚1.5%-2%左右的利差。
消金界了解到,入围工商银行总行的担保机构包括备胎好车、中安金控、云车金融等,这些平台具有全国展业的资质。
湖北大麦好车的一位员工表示,有多少家银行、多少支行,就有多少担保公司。据他了解,工行担保系的合作公司就有超过1000家。湖北武汉有87家融资性担保公司,几乎都能入围工行某支行。
然而,放出一堆渠道后,就开始“群魔乱舞”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客户陷入担保公司的套路之中。
汽车金融服务商卡尔金服的张力说:“担保模式很难长久,是否稳定放款决定了资产质量的稳定性。”
事实证明,担保公司遇到风险,确实“自身难保”。当出现大规模的风险暴露,有些地区即使大的担保公司甚至倒闭或消失。
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担保公司特别是民营担保公司资金链断裂、老板跑路、代偿破产、自融自担等情况逐渐出现。
在合规大趋势下,为防控风险,2015年银行业开始全面清理和一些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
目前来看,最近工行系出了不少问题,监管部门也开始有所动作。
业内人士徐先生向消金界反映:“我接触了一些工行领导,他们觉得风控评估什么差点少点不重要,有担保公司兜底就行了。我开始以为只有个别地方领导,后来发现整个工行系都是这个思路。”
来自湖北的张先生则哭诉道:“我们用的是工行担保系,现在出了问题,我感觉是湖北地方支行没有重视合规性,检查没过关。2018年12月,湖北工行来了三波巡视组,我们的业务几乎停了半个月。”
更有人担心,这一影响会继续扩大,导致监管“一刀切”,将整个工行卡贷定义为不合法。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持不同观点。
一位来自汽车金融服务商云车金融的内部人士称,他们具有融资担保许可证,而且不同于一般的省内展业,云车金融具有在全国范围内展业的资质。
“跨省展业要实缴10个亿,而且每年都要验资。”他表示像云车金融这样的,符合严监管的平台,受影响不大。
该人士认为,传统担保机构长期处于激进状态,自主性太强了。监管的调整并不是坏事,能够起到重新洗牌的作用。未来能者机会更多。
履约险重出江湖
相对于担保模式,“履约险”则是保费前置、赔付在后。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