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改读音这种事,要怪只能怪:项少龙
1
穿越文的鼻祖、已故武侠小说大师黄易,最喜欢的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的年代。所以他在《寻秦记》一开篇,就安排特种部队精英项少龙同志穿越回到那个时代。
而项少龙回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与当时的人语音不通——连猜带蒙之下,很快会使用古音与韩赵魏楚燕齐秦这七个国家的人交流。就这一点而言,项少龙简直是语言天才。所以他后来培养出统一六国的秦始皇,也就言之在理了。
无论说话还是写诗,当时的发音跟现代的普通话发音都不同,然而不同之中也有相同。所以诞生于至少两千五百年前甚至更早的《诗经》,今天读起来也可能琅琅上口、押韵贴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但问题就在于,《诗》三百篇并不是所有的诗,今天读起来都这么没有距离感的。比如下面这首:
“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诗经·鄘风·柏舟》)
不要说今天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八百多年前南宋的朱熹就已经读不出韵来了,于是他就用了“叶韵”的方式来读。“叶”其实通“协”,就是想办法把韵读得跟上下协调一致。例如他就在这里把“仪”用反切注音了一下“叶牛何反”,也就是把“仪”读为“俄”。
而朱熹依据的是什么标准呢?当时南宋口音的标准。朱熹不清楚诗经作者是不是这样的发音,但既然你一定有押韵,那我就按我如今的口语音韵来读咯。因为给古字注音缺乏客观标准和证据,朱熹这种任性的“叶韵”读法,其实是很不受后世尤其是二十世纪的音韵学家待见的,他们认为朱熹开了一个不负责任的坏头,会带坏小朋友:管它古音如何读,我觉得怎样押韵就怎样读。
但朱熹这种“叶韵”其实影响深远,因为如今争论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其实本来没有Xia这个读音,而是几乎一直都是跟Xie相似的发音。
2
“斜”用作“倾斜”之意,从古到今几乎就一个标准音:上古音为喻纽鱼部,中古音为“似皆切”,推导到今天的普通话读Xie音。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杜牧的这首诗写在唐朝,唐朝口音到后来虽然“家”、“花”还押韵,但“斜”明显不押。但因为除了某些方言之外,“斜”在历代的官话正音里基本都不读“Xia”音。后人为了追求押韵,就用朱熹的叶韵法,把“斜”读作了“Xia”音。
跟“斜”本来其实没有“Xia”的读音不同,贺知章“鬓毛衰”的“衰”是千真万确有“Cui”的发音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衰”读Shuai的时候,主要意义是“减退”“败落”“由强而弱”;读Cui的时候,意义其实是“等次”“差别”“丧服”等等。另外,“衰白”的衰也读Shuai。从诗句的意义而言,“鬓毛衰”其实是“两鬓的头发疏落发白”,跟读Shuai时的意义更契合。
而从押韵的角度而言,“衰”读Shuai也跟尾句的“来”Lai音更契合。至于为什么“衰”会读Cui音,应该是前人为了跟“回”押韵所致。但绝句的一、二句押韵,远远没有二、四句押韵关键。何况首句的“回”,在唐朝时本可能读Huai音,不信看看李白的这首: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回”读Huai音的时候,即便用普通话来读,这首诗也是押韵的。所以“鬓毛衰”读作Shuai,真的更合情合理。
然而为什么大家普遍表示,拒绝接受可能并非错误的改动呢?因为先入为主的标准:老师当时就这样教的。
3
很久很久以来,字的写法大致有标准,但字的读音是没有统一标准的。例如杜甫诗“乾坤日夜浮”,同一个“浮”字,河南人、广东人和胡建人的读法就是不同的三种。
秦始皇在项少龙的指导下茁壮成长、兼并六国之后,统一了度量衡、货币、马路宽度甚至文字,却没有办法统一天下的口音。道理很简单,既没有大一统的现代教育体系,也没有类似留声机和广播的声音传播设备,要几百万平方公里上的人都说一口标准咸阳音是不可能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cms/3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