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沃派博客 每天不定时发布IT文章相关资讯
当前位置:沃派博客-沃派网 > IT文章 > 正文

强监管之下虚拟币挖矿调查:头部矿企加速出海

06-18 IT文章

  6月6日,银保监会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正局级监事陈伟钢在接受采访时,正面回应了此前金融委会议中表态打击比特币挖矿的信号。

  陈伟钢指出,其实早在三年多前就禁止了包括比特币在内的虚拟货币交易,目前境内没有任何一家交易所。国内的挖矿仍难以完全禁止,这次打击主要针对企业挖矿行为。

  就具体的打击手段,陈伟钢表示,可以通过收入与支出端的财务审计实现管控,如企业挖矿最终一定会体现为营收、利润增值,如果一部分利润属于挖矿得来,可以不允许企业入账,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封堵企业的挖矿行为。一些个人购买矿机挖矿,特别是在一些水电较为丰富的地区挖矿,如何封堵还有待下一步观察。但砍掉大户后,剩下的小户虽然数量很多,但是总量不大。

  陈伟钢的此次表态,可以视作5月21日金融委第五十一次会议中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行为,坚决防范个体风险向社会领域传递”后,首次来自官方的解读。

  在陈伟钢的解读中,比特币并不算一种投资品,而是“炒作品”。在他看来,国外的比特币交易更多是机构、财团间的游戏,但在中国以散户投资为主。就像此前的P2P,其实在英国、美国等国家出现的时间比国内早,但是P2P在中国最顶峰时参与的人群范围非常广,这次炒作比特币也是同理。

  对于国外比特币交易的合规化趋势,陈伟钢更是直言,国外可以存在的东西不意味着在中国也有存在的合理性。

  某种程度上,未来国内比特币矿业已盖棺定论。

  当打击比特币挖矿遇上丰水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虽然监管信号明确,但国内矿工不少仍持谨慎和观望态度,除内蒙古明确清退的政策下出现矿场的转移或关停,新疆、四川、云南等地不少矿工并未急着迁移布局。

  矿工如此沉得住气,部分原因在于,其实国内对比特币矿业的整治并非首次。早在2018年初,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工作领导小组就下发了一份针对比特币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引导辖内企业有序退出“挖矿”业务,综合采取电价、土地、税收和环保等措施,引导相关企业有序退出。

  2019年4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列在了第三大类“淘汰类”第一项“落后生产工艺装备”下的第18条第6款,成为了产业政策明令淘汰的落后产能。

  但此后,政策有所松动,虚拟货币挖矿被移出了淘汰类。历经政策多次收紧,但虚拟货币挖矿至今仍得以生存,更有甚者,中国掌握了全球比特币70%以上的算力,是名副其实的挖矿大国。

  此次整治亦然,在不少矿工眼中,虽然国家明确提出打击比特币挖矿,但挖矿本身很难被界定为违法行为。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具体实施文件,地方政府除内蒙古外,其他省市尚未出台明确文件,未来也许会迎来一线转机。

  某比特币矿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矿业并非全然浪费产能,目前许多加密货币挖矿地区,例如新疆、四川、云南等西北和西南地区,不少区域地方债务与弃电非常严重,比特币挖矿对于贫困地区的财政、就业、居民收入等,都有不小的帮助,也有助于新能源设施获得收益,进一步扩大规模。

  此外,自5月起,四川已陆续进入丰水期。在云贵川等水电资源丰富地区,其丰水期和枯水期电力供应差别巨大,丰水期一度面临着数百亿度电“投产即遭弃”的困境,水电消纳一直是四川近年来极力攻克的难题。四川不少地市也在近年陆续建设了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充分利用废水弃电,在这一政策下,高耗能、善迁移的虚拟货币挖矿企业与水电消纳的需求相匹配,多家大型矿场通过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入驻其中。客观来说,这一举措大大缓解了四川省水电消纳的压力,2020年四川全省水能利用率达到95.4%,完成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下发的“水能利用率达到95%”目标。

  又是一年丰水期,挖矿企业是否会在此时被一刀切。目前四川省尚未给出明确的答案。

  6月2日,四川能源监管办组织召开调研座谈会,充分了解四川虚拟货币“挖矿”相关情况。不同于内蒙古给出的明确清退、层层加码的监管举措,四川省的此次座谈会主要是征集省内电力、能源企业的意见,并未形成任何决议。

  据四川省电力系统内部人士透露,四川水电资源丰富,大多水电企业都不是满负荷运转,既需要考虑民生、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能因虚拟货币“挖矿”活动而产生负面影响。最终如何决策仍待统一部署。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105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