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曝资金链紧张、大规模裁员 小黄车快黄了?
原标题:被曝资金链紧张、大规模裁员小黄车快黄了?
导语:一个正确可见的单车商业模式并未形成。车辆损耗和运营成本远超预期,整个充满变量的财务模型只是空中楼阁。
对戴威和ofo来说,刚刚过去的周末并不轻松。
6月1日,有消息称ofo由于资金链紧张,总部已经开始大规模裁员,同时高管层变动剧烈,曾任COO的张严琪离职,由他带领的海外事业部业已解散。
虎嗅向ofo公关部门核实,得到的回复是:虚假消息,(公司运转)一切正常。
尽管ofo否认了管理层地震和大规模裁员,但虎嗅还是从ofo、滴滴在职员工等多个独立信源处,得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答案:
确认了“ofo大规模裁员与管理层变动”一事的存在,但ofo官方依然咬定传言无稽。没有承认的原因,可能是为了维护昔日独角兽的形象,也或许是希望维持高估值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可实际上,ofo资金链紧张早有端倪。
根据财新报道,截止2017年12月,ofo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仅剩3.5亿元。
今年5月下旬,由于难以靠用户的单次骑行获取利润,ofo开始发动员工售卖车身广告,以期从B端寻找到大规模变现的路径。根据刊例显示,ofo给出的资源数据为“1500万辆单车、覆盖2.5亿用户”,而品牌定制车身的广告价格为每辆2000元/月,开屏广告价格为100~120元,1000CPM起售。“App开屏都是些没听过的公司,你就看出ofo多缺钱了。”接近ofo的人士评价。
除了卖广告,另一方面,ofo取消了全国20个城市的芝麻信用免押金活动。目前依然可以使用这一服务的仅为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厦门。除上述城市之外,如果用户不购买95元的“福利包”,就需要缴纳199元押金才可使用ofo。
“形势严峻,应该是实在没钱了。”ofo员工张玮评价道。
始终未能形成清晰盈利模式的ofo,如果接下来无法快速找到新一轮融资,公司的正常运营将受到影响。在美团全资收购摩拜的情况下,滴滴、阿里作为目前具备实力驰援ofo的股东,显然也都有了自己的打算。
与滴滴交恶
从让滴滴成为第一大股东,到毅然与之决裂,ofo仅用了4个月时间。
尽管ofo官方将滴滴派驻三位高管的离职,定性为“因个人原因的集体休假”,但从虎嗅获得的信息来看,三位高管是被创始团队赶出了公司。
2017年11月的某个周末,空降至ofo的滴滴原高级副总裁付强、滴滴开放平台负责人南山、财务总监Leslie Liu同时发现自己在ofo的内部权限与邮箱被删除。“戴威就说了一句,你们可以走了。”滴滴员工张帆这样回忆。
双方矛盾的导火索是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滴滴志在必得,而戴威始终拒绝出让。在戴威看来,“不被大公司、股东控制,保持独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其余的一切业务规划均要为其让位。
两天之后,付强团队离开,同时还带走了此前通过正常入职程序的50位ofo员工,他们此前也都曾在滴滴工作。
“当时在会议室让我们选,是回去(滴滴)还是留在ofo,对我们来说肯定还是回去好。”当时员工回忆,“太像商战片,我一抬头整个部门的工位都空了。”
而实际上,双方矛盾肇始于付强团队的进驻。
根据当时ofo内部人士回忆,付强进入ofo之后接手了所有国内业务,包括供应链、产品、用户增长和线下运营;南山继续负责品牌和市场;Leslie Liu则接管ofo的财务部门。可以说滴滴当时强势把控了ofo命脉。彼时,戴威则被派去负责海外市场、会见投资人和媒体。此前CPO也被调往海外部门。同时,ofo创始团队被滴滴架空的传闻不胫而走。
张帆承认滴滴强势,可同时他也坚持认为滴滴不论在产品、技术和管理上都比ofo团队专业得多。“我们去之前,ofo财务也乱,管理也都没章法,付强到了之后,捋顺了很多。”他说。
可在ofo创始团队看来,滴滴一连串的举动无异于想要争夺ofo的实际控制权。这突破了戴威的底线。于是,戴威先后拒绝了滴滴提出的与摩拜合并的方案和滴滴的收购邀约。
而现在,ofo资金链紧张,滴滴拥有足够的资金储备。但此一时,彼一时。滴滴一方面要为IPO做准备,另一方面手中已经握有青桔单车和小蓝单车,尽管日单量与ofo巅峰期不是一个量级,但依然是重要筹码。至于滴滴是否会驰援ofo,内部人士分析称这种可能性存在。另外,滴滴也有可能在ofo身上复制拯救小蓝单车的模式――还掉小额债务,拿下既有投放量和运营权。
阿里的意志
这一边,ofo裁员、管理层剧变消息传出,而另一头,阿里则在忙着培养自己的嫡系势力。
版权保护: 本文由 沃派博客-沃派网 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http://www.bdice.cn/html/339.html